« Home | 首個黑雨 » | 星期天談平安 » | 能救的,我們都會救 » | 遲來的紀錄… » | 當阿伯師奶也買股票… » | HKIFF筆記 -- 《因反恐之名》 » | 白雙全《文藝越界》 » | 老化的社區 逝去的童年 » | A與B和B與C » | 書海潛遇 »

無處扎心的團契

看了一個前教會「弟兄」的xanga內容,感到痛心非常。

我曾經參加舊教會團契達六年之久,亦是創團的團友。他後來也加入了我本來的團契,雖然至中七起我退出團契,仍然有和他們一同崇拜,即至我在實習醫生那一年離開那教會,而該團契亦和另外一個團契合併,改了一個老土扮新潮的英文名稱。

痛心的原因,是因為在一次崇拜當中某個傳道人說了一些其會友的靈命狀況極具挑戰和反省性的訊息,令這位朋友對自己信仰上的疏懶感到悔怯非常。

一個願意就自身信仰宗教作反省的人,其宗教熱誠應該有一定的程度,這對一個宗教群體的延續有決定性的需要。

因此他在日記立下決心寫道:
我覺得自己是時候走出這下半個週期,從新的週期再出發。我要重新的檢視自己的屬靈生命和教會生活,無論是靈修、讀經、禱告、敬拜、事奉等,我都要再去反省。
事件本來告一段落,作為教會領袖的人若果看到這日記,本應感到振奮非常,畢竟浪子回頭,悔改流淚,對這以十字架作賣點的宗教群體是基本的故事元素。

可是他的下一句,表達了這個人在悔改路途上的孤單和疲乏,更將他所身處的宗教群體的靈性堪虞處境表露無遺。

他說:
今天實在太失落,崇拜完結後,我一個人溜走了。我知道當我跟著他們的時候,今早的扎心感覺會消失。
通常崇拜後和你結伴離開的都是你的團友。我有理由相信,「他們」是指教會的團友或會友。

無疑在人生信仰反思的過程,獨處是有必要的。獨處令人更能集中思考宗教問題以及人生去向,並與上蒼有更深的契合。而聖經中的耶穌,亦有多次的獨處時間,逃避人群,去追尋自己使命的去向以及天國的旨意。

可是作者離開其團友的原因,原來是怕這憂傷痛悔的心靈消失。原來信仰的問題和感覺以至對真道的追求和熱誠,是會因為你陪伴的是教徒,而消失得無影無蹤。

教徒團友,相識十載,給予這位「肢體」的,不是對信仰反省的協助和守望,而是把對真道的追尋嘻嘻哈哈地消失去玩樂中。

團契不再是一個互相支持信仰,而是一個互相消磨感動的地方,我為這位朋友扎心的同時,也非常慶幸自己七年前有這睿智離開這謀殺生命理想熱情大志的地方。

基督教宗教誕生於復活後的群體經驗,因而從其起初就是一種社群性的宗教,團契生活就是基督徒生存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所謂團契未必要是地上教會這個現實群體,而更加可以是、更加應該是指普世合一教會的精神群體。

悖論性的是(弔詭的是),基督教宗教一方面是群體性的,但另一方面又要求信仰者從個體實存的層面來作出信仰委身、信仰抉擇,甚至社群性的團契生活往往就會對這種個體信仰構成危害。獨處的操練是必要的。問題是:為何在群體中,某些個人的實存問題會隱匿起來呢?這種張力、衝突和矛盾是必然的嗎?

當然,強調個體,不等於強調自我中心自我、至上;強調獨處也不等於強調自我封閉,強調自閉。人不是孤島。要解決上述張力、衝突和矛盾,我想關鍵不是在於廢除群體,高舉個體,而是要看出一種未被關注到的區分,即日常性(everydayness)與本真性(authenticity)之間的區分。所謂日常性,所指的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在其中我們並不會關心生命存在的問題,只關心滿足現實需要,並且沉醉於各種各樣的生活追求之中,等等。用一個形象化的說法,就是在「玩遊戲」,要認真玩遊戲,應該玩得忘我,而且嚴格而言,遊戲本身也沒有甚麼內在目的和意義可言,玩遊戲本身的目的就是玩遊戲。倘若一個群體、一個團契受到這麼一種日常性所決定,肥醫生及其好友所經驗的教會團契生活的情況就會經常出現。團契生活成了一個俱樂部似的,人們在玩屬靈遊戲(在行動上),也在玩屬靈的語言遊戲(在言語上)。

何謂本真性呢?就是關心到自己的生命存在,關心到對於自己的生命存在來說最為要緊的那些東西的問題,例如意義問題,價值問題,真愛的問題,等等。追求這些,往往涉及一種委身,其中往往包括對日常生活(或其某些要素)的揚棄、捨棄。例如當人要追求某些東西例如真愛或智慧時,可能要放棄一些慣常生活模式或改變一些思維模式,轉而委身於有關的追求中。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比較容易正視自己的生命實況;當一個群體可以受到本真性所決定時,個體與群體的張力可以解決。最終極地說,人面對著自己的生命的極限,即自身之死亡事件,必須作出一些生死攸關的價值抉擇和取捨,這些抉擇往往就可以說是本真的。人的這個抉擇,也正正表現了該人的本質。

不過,這麼一個群體,在現實生活上,大概智能在修道團體和修行團體中才能找到。幸好在網上的虛擬世界上,某種意義上的本真的虛擬共同體生活,也許也是可能的。

每間教會都存著問題,
而問題多與寡有時在乎接收的一方所望見的東西,
有說人內心滿是問題、批評及憤恨,
看的東西或接收的一切亦會跟隨心境一樣,
充滿憤恨、批評,看一切的事情都不順眼,
耶穌教導我們「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6:36-37)
最大的師傅都是這樣教我們,這個世界不是一早就敗壞嗎?不會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但我們在地上要做的不是要散播耶穌的愛嗎?
你自己想想吧。

讀畢甚感難過...
教會團契賣笑渡日,有多少心靈的真誠痛悔被消亡?有多少委身和大志被人視為「古肅」和不夠「喜樂」?

離開這種宗教遊樂園,也未有損失,因為耶穌比你更早離開。

(這週忙著趕論文,遲了上來留言)

如果「每間教會都存著問題,而問題多與寡有時在乎接收的一方所望見的東西」,那麼有問題的就是肥醫生不夠包容體諒了。這叫做控告者的Victimisation。這種思維,大概只有宗教和類宗教的文革思維中,又或者在愛國主義狂熱中,才會見到。

信經宣信,教會是合一的、神聖的、大公的(普世的)、使徒(傳承)的(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但如果教會神聖到一個地步,有問題也不能提出,就難免姑息養奸,積弱,一蹶不振,日日要幻想有復興,不斷靠搞活動和讚美會來維持氣氛。

耶穌叫人愛人,不是叫人愛教會。

只懂愛愛愛(或擁護),不懂得批判反省的話,這個團體只會快速老化(就如共產黨)。

愛之,適以害之。
你自己想想吧。(這句好大的口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