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30, 2005

曾蔭權,為何你不夠強政勵治



當你有能力佔據大氣電波,強勢地推銷你的方案,為何不將這精神放在爭取多民主開放多一步呢?

警訊告訴我們:面對那些上門推銷,我們不可容易輕信當中的內容,還要提防背後的騙局和陷阱。

曾特首所顧念的,只是自己的方案通過與否,而非整體的民主發展。那寸步的好處就看為皇恩浩蕩,卻忘記民主發展已經遲了二十多年!

結伴同行民主路

一個醫生十二月的觸動:

我贊成政改方案的方向,我更希望雙普選能盡快落實;
我沒有何鴻燊的地位,我只有靠雙腳去說出我的立場。
我不是暴民,我只是一位熱愛香港熱愛民主的中國人;
我對民主黨派失望,卻對阻撓民主發展的保皇黨憤怒;
可是我相信,我追求的是民主,不是個別的民主明星。
我不期待誰做特首,我期待是你我有相同權利選特首;
我不希罕擁有兩次投票權,因每位議員應由全民賦權。
既然病可以醫、藥可以食,制度焉有不能更改之道理?
我不知我尚有多少年月,也不知那一天我會離開世界;
我只怕我的兒女,也看不見、也等不到普選來的一天。

十二月四日,我會行出來,你會嗎?如果會的請致電絡我。

書介 -- 《真貌重尋--教會歷史研究導引》


對不少信徒來說,神學是一門遙不可及的學科。而神學當中,教會歷史學是最令人望門莫及的學問,對於歷史感不強的香港人來說,不要說是平信徒,就算是神學生也會覺得吃不消。

正正在於我們對教會歷史的缺乏,使我們對掌握一些教義的演化以至信仰的模式力不從心。缺乏對中世紀黑暗時代教會在歐洲所行的暴政的認識,就不會明白政教分離這原則背後的原委;不去明白清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就不會明白近代國人對西來宣教士不甚歡迎,以至解放後對西差會的迫害的背景。

缺乏對教會歷史的基本認識,我們就會製造出不少笑話,甚至是無知的信仰行為。我們也不明白自身的信仰的傳承的由來,我們信仰行為背後的淵源,以及信仰思想取捨的經過。我們也可能不能容觀地去問一些切地的問題,例如為什麼我是中華基督教會的信徒而你是宣道會,又或基督徒在政改的參與的歷史和發展。

可是與研究普通歷史一樣,教會歷史是出名吃力不討好的。教會歷史的「信仰實用價值」之低,使其永遠成為主日學的次選,又或是充塞講題的最後選擇。

讀歷史不得其法,某個程度是因為我們未能掌握所需方法。坊間有很多教會歷史的討論(當然遠遠不及那些靈修或心靈治療的書暢銷),可是要談方法論導論,就不得不推介吳國傑教授的最新作品《真貌重尋--教會歷史研究導引》(基道.2005)

作者一起首已經明言:「教會歷史是基督徒群體的寶藏」,信徒對過往傳統歷史的認識膚淺其實會影響我們信徒生命以至教會發展的健康。吳教授一開始便用上一章的篇幅,去為讀者道出研讀歷史的價值和方法,為有興趣認識教會歷史的讀者打了一支強心針。

這本書可不是一本濃縮版的歷史導論,相反它介紹了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指引你如何去對歷史題目進行研究。由針對不同時代文字所需要的字典、地圖,以至向原典出處,以及重要文獻參考書籍的介紹均應有盡有,當中亦不包括不少網上資源的介紹,以及作者使用的心得。

給讀者魚絕對不是作者的原意,相反,作者要為看官介紹釣魚的方法,魚塘的位置,以至垂釣時要注意的事項。能夠裝備讀者有自行研習歷史的能力和興趣,才是作者最關注的題目。

研究學問非常講求引經據典,三百頁的書本,有三分一正正是記載了參考資料的索引以及網上資源,對初學者以及神學生來說,這是一本研習歷史路上的求生指南。

今日世界普遍對基督教存在敵意。我們可以歸究為撒旦的攻擊以及人心的敗壞,但當我們願意謙卑下來去研究基督教近百年的歷史,可能會為此找到更多的答案。實際上,教會以往的過失,如果能透過對歷史的研讀改正過來,以史為鑑,很可能減少了很多世人對教會不必要的誤會。

本書是研習教會歷史中一本非常有建設性的方法論入門。當你望著歷史的大海而畏懼不前時,這本書會幫助你,使你能夠享受在深洋暢泳的樂趣,同時令你知道你要游往的終點。


作者:吳國傑
書名:《真貌重尋--教會歷史研究導引》
出版:基道書樓
日期:2005年9月
頁數:296頁

星期二, 11月 29, 2005

死亡的方法和款式

人越來越大,加上工作關係,接觸死亡多了,便開始對死亡有著一些憧憬。

死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死亡」,另一類自然是「非自然死亡」。「自然死亡」指的是因為疾病而導致生命的終結,如心臟病發、中風、癌症等身體機能衰退;「非自然死亡」包括自殺、他殺、意外等一切非身體機能性導致的死亡現象。大部份死亡的原因和方底都可以歸為此兩類。

除了自殺外,非自然死亡多是可遇不可求的,除非你得罪了黑社會而被人追殺者除外(某個程度這等於半自殺)。為自己籌備在非自然死亡時的款式和方法,未免有點大想頭。

可是,要把自己身體機能弄壞的方法有許多,例如,如果你是一個愛好吸煙的人,你患上肺癌、慢阻肺病、心臟病和中風而死的機會一定會比非吸煙人士高。如果你長期食用肉類而欠缺蔬果,那麼你就要擔心患上大腸癌;如果你在高污染環境工作而不帶口罩,不患上肺矽塵病才怪;對酗酒者來說,酒精正正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

各式各樣的死亡方法,悉隨尊便。有些人寧願用呼吸機吊命,也不可以一天沒有煙抽;有人因肝硬化導致肚積水,可是杯中物不肯離手;他們很多時候會大條道理說,反正人有一死,何必阻止我?

可是,死亡的過程和方法有很多,你可以選擇在緊繃的病徵折磨下而死,也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安然的方法。

就像慢阻肺病的朋友,就算他們的肺功能再差,即時戒煙仍然可以減慢他們肺功能衰竭的進度,也可以減輕他們因咳嗽、氣喘、痰多所帶來的困擾。

戒酒可以減慢肝臟的負荷,從而減低「肝門壓高」的現象,這現象最嚴重的情況,可以引致食道的血管結爆裂,病人多搶救無效,嘖血而死的也不少見。

很多人不介意死亡,但他們介意死亡前非常辛苦的一刻,如果一些生活習慣的改善能夠減輕他們那一刻的痛苦,有很多人是願意的。

今日又煙又酒又肉的你,想為自己的最後一天如何安排呢?

星期一, 11月 28, 2005

為自己的告別式和骨灰作打算

二十年前如果你叫人買保險,一定會被人說:「大吉利是」。二十年後的今日如果你叫人買保險,人家便會說:「為什麼那麼遲才找我,我已投保了數份」。

市民對生死問題的改觀使保險成為一個容許公開談論的議題。從前凡是談論死亡都會被人關上咀巴,但今天在「未雨綢繆」的大氣候,保險便變成不可或缺的人生計劃產品。

既然我們會為自己過身後對家人的保障而有所安排,有沒有想過為自己的身後事,特別是喪禮/告別式的儀節以及遺體的處理早作安排?

相信不少讀者也有去喪禮的經驗,試問問香港盛行的喪禮議式是否對你思念死者有所幫助?抑或那些無謂的繁文縟節只會加增你對議式的煩厭?再想一層,如果你是喪禮的主角,你想你的家人為你安排一個怎樣的告別儀式?你是否想你的家人將你的骨灰永遠安放在墳場的骨灰塔不見天日,抑或你想身後化作飛蝶,與雲同傲?

身後事的安排,以及遺體的處理,本身是一門學問。如何主動為自己的身後事爭取發言權,如何為出席自己告別式的親友營造最好的氣氛和最大的空間,本身是一項非常切身的課題。

畢竟,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生命的流逝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其不可預知性。正因如此,我們就更有必要為此規劃,為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保留最後一片的天空。

我已經囑咐我的家人,若我過身,就請把我的骨灰,一半撤在未圓湖上,流出吐露港,奔往廣闊無際的南中國海和太平洋,讓我的身心釋放,隨浪飄往另一個未知的新國度。

另一半的骨灰,就把它們種植在明愛醫院的樹苗,讓我留下的心血和智慧,不斷在後人的地土扎根,變成堅實的大樹,製造更多新鮮的氧氣,也為後人遮陰避雨。

這是我的心願,請你記得幫我達成。你不用(也不會)每年在和合石的山頭為我掃墓,你只需每一次遊經中大崇基,又或路過明愛醫院,就可以有機會再一次想起我的音容,看著湖內的波紋又或樹木的枝葉,你就會再一次感愛的那份「宛在」。不是嗎?

星期日, 11月 27, 2005

香港彌迦行動

貿易要公義 行動要仁愛
一群香港基督徒就「世貿部長級會議」向各地領袖發出的減貧呼聲

歷史臨近這重要一刻──
全球領袖申明的減貧意願,
遙遙呼應著聖經裡眾先知的心聲,
與耶穌關懷窮人的教導,
而我們確有途徑大幅減貧。

我們委身作耶穌的追隨者,
協力務使社會朝向整全的更新,
齊心追求公義,
矢志熱愛良善,常存謙卑,與主同行。

我們呼籲海內外決策者,
無分富國貧邦,實踐公開承諾,
達成「千禧發展目標」,
盼於二○一五年前將全球貧窮數目減半。

我們亦呼籲全港市民,
特別是政府、商界、專業和社會領袖,
懷抱我們當中的軟弱無助者,
念及我們也曾軟弱與無助;
追求經濟增長,也不要忽略企業責任;
強化市場競爭力,同樣要改善員工福利。

我們呼籲普天之下基督徒,以仁愛行動活出信仰,
扶持窮人,關懷弱小;
並與政府、工商界與社福界聯手,
監察及促使本地和全球領袖要履行承諾,
確保貿易公平公義,保障人民應有福利。

我們確信 : 和諧世界的建立,始於社會之內
有政府公義的貿易,
有民間的仁愛行動 !

發起組織名單
「香港彌迦行動」發起是次聯署聲明,參與組織/機構包括「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施達基金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以勒基金、明光社、禧福協會、工業福音團契、城市睦福團契、新福事工協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等。

發起組織簡介
我們代表一群香港基督徒,服侍本港與海外有需要的社群,設立「失業熱線」,介紹與安排就業機會;成立「支援中心」,讓同路人一起紓解心靈困惑;籌集「緊急基金」,扶助急需者渡過難關;安排地區堂會動員青年導師,認領區內貧童,協助學業及身心成長;定期向露宿者派飯、探訪區內獨居長者、捐送傢具予新來港家庭;捐獻和派員參與海外扶貧發展事工等。

施達基金會陳念聰醫生呼籲
籲聲明下載:http://www.cedarfund.org/tchi/special/Declaration/declaration%209%20Dec.pdf
參加表格:http://www.cedarfund.org/tchi/special/Declaration/appeal%20form.pdf
世貿會議祈禱手冊:http://www.cedarfund.org/tchi/publications/WTO%20booklet/index1.htm

星期六, 11月 26, 2005

我只有媽媽,沒有爸爸


但我也希望她和我都會看見普選的一天。

為民主祈禱 為普選上街

暴民是不會用和平的手法表達自己的聲音。
暴民只會用權力和手段、金錢與勢力去將別人的聲音封鎖。
讓我們以和平和理性的行動,見證我們香港人的信念。

為民主祈禱 為普選上街
十二月四維園見

http://www.hiradio.net/images/action/124_hiradio.html

星期五, 11月 25, 2005

字體政治

友人提醒我改版後的字體太細小,導致閱讀困難,我當從善如流立即改正。

博格的目的是將情感和思緒作交流,任何令到交流出現障礙的東西和困難都不是當初建立此網的原意。而事實上,最初選擇blog而非xanga是因其可觀性和專業性。如果自己的版面改動反而增加別人的閱讀困難,從而使讀者煩厭,這可是非常嚴重的罪過。

現實生活上,文字的大小與位置對信息的傳遞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份報紙或雜誌最搶眼的自然是大字標題。無論是在車上,在便利店抑或在餐館最令人為之一振的,一定是報紙的大標題,特別當都市人繁忙至未能(又或懶得)閱讀全文的時候,大字標題的確起了信息叩門的作用。

可是,文字的大小其實也是一場文字遊戲。將某些交字的大小更改,便可以將隱示的立場宣示,更為事件作出了預審。

最常見的是「某某人『涉』某某醜聞」,報章的標題永遠是將「涉」字印作非常細的碼,無礙單從文本的內容這是一個中性的句子,但字體玩弄本身已經將句子中的信息分了輕重和層次,做成一定程度的非客觀裁判。

另一例子可見如下:如果標題想將兩個相反立場報導,報館會將對其有利又或與其立場相同的標題以較大字體刊登,相反的內容會以較不起眼的字體和顏色來印刊。就算兩個信息都是平行和同等份量,但經字體編輯的上下其手,其影響力也不同了。

下次當你閱報時,看看印刷文字標題的大少,看看作者背後的動機、心意和立場。

星期四, 11月 24, 2005

血壓管理與投資問題

血壓管理就像參與恆生指數投資。

很多老人家有自行量度血壓的習慣,但他們均不慬得詮釋血壓背後的意義,因此經常引致許多不必要的困擾,有些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

經常有不少病人偶爾量度出一兩個較高水平的血壓度數便急不及待奔往急症室求醫。他們會氣急敗壞地告訴當值分流護士又氣急又心跳又心震又標汗,恐慌的心情再加上奔波的路程會令他們原本稍高的血壓衝上雲霄,力創新天。但當他們平靜後,再為他們量度,血壓又會回復正常的水平,那時他們才坦坦白白地招供,原來只不過是因為被一兩個讀數所困擾而情急地走來求醫。

最不幸的,有些病人會自行調較藥物份量,當血壓高時可能會食三份血壓藥,血壓低的時候便不食藥,令到血壓的上落浮動鉅大,誘發了心腦血管病而不自知,也些更因過量服食血壓藥而導致血壓過低,搶救無效而死亡。

其實七十年前的醫學界認為血壓本身是「正常的身理反應」,不少著名的心臟科醫生均認為血壓高是人體老化的自然補償機制,令老化的血管可以有更有效的運作。當時不少專家更認為血壓是不用也不應去醫治和費心的問題。

今天我們對血壓高有更深的認識,清楚知道血壓高和心腦血管病的關係。控制血壓對預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性已經深入民心。可是,如何控制,又是令一話題。

血壓讀數在一天來會有起伏,當你心情緊張和平靜時的血壓也會有所不同。如果單憑一兩個讀數便去作出治療方案的改動其實是非常危險。情況就如當你見到恆生指數某一刻高的時候你不會貿然入市,某一刻較低你也不會貿然出貨。當你買股票作中長線的投資時,你所考慮的會是一個較長期的指數股價趨勢,你會參考「五十天平均線」和「二百五十天平均線」來評估整體的走勢。

同樣,很少醫生會因一個讀數去改變血壓藥的份量,隨非陪合以前的數據作出趨勢參考和評估,否則一般來說醫生很少貿貿然為藥方作出大改動。

所以,較理智的做法,其實是為自己準備一本血壓記錄簿,定時為自己量血壓,並將讀數紀錄下來。定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試想想如果你今天在吃血壓藥前一小時量度,明天在吃藥後五小時量度,就不能反映血壓藥的藥力和變化。選定一個較悠閒的時間,如午飯小休的時候,持之以恆的紀錄,這將會成為醫生在治療血壓高的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數據。

其實只在門歲作單一次的量度有很多弊處,如果家庭負擔許可,自行量度血壓可以提供更多更有用更落地的資料(不少病人見到醫生時血壓也會提升),最重要是,這亦會令病人能夠主動參與自己健康的護理,一舉兩得。

我經常對病人說,恆指一萬四千五百點和一萬四千五百五十點,對一個中長線投資的人可沒有多大分別;一個穩健的投資者也不會因恆指突然升至萬六點又或跌至萬三點以貿然入事和出貨。投資要對投資工具認識,健康的追求也要對健康數據的意義有所認識。

我們不少老人家病友是精打細算的股民,但他們幾時也學慬做一個精明的健康投資者?

星期三, 11月 23, 2005

大戰過後


大戰過後,又是回歸平靜的時候。

星期一, 11月 21, 2005

不打不相識 不論不認識

沒有睡覺接近四十小時仍去寫評論,一定是不成熟的表現。就讓我先寫寫感想。

刀光劍影後,你就可以看到誰是俠客,誰是流氓。

正如我一直所堅持,豪仔成熟理論是有容觀的根據和現象的支持。這亦是由於有些特定的現象觀察才作出來的假設理論。我也曾指出同類行為也發生在別的界別當中。

這種暢快的感覺可以說是近年少見。非常懷念當年在cuhk.forum那種以文會友的興奮。

我對部份人那份take it too personal的反應感到有點可笑和可悲。某個程度來說,如果不是某些人不必要亦無故地將文章內容對號入座,以為豪仔成熟論一文是針對自己而說,就不會也不用攪出這個大頭佛。那篇文章亦只會停流在網絡的深海被歲月所遺忘。

期間模仿b大某和匿名者的語氣所撰寫的兩篇回應,令我們分得到那些留言人士,那些是故意挑釁,那些是有心討論。時間會告訴我們那些人是對課題有興趣進一步的研究,那些只不過是潑婦罵街。

對那些以為自己有無比勇氣維護自己的尊嚴而「站出來說話」的人,並認為這是為歸屬感和認同的問題說話,我就只好為你們的誤中副車感到無奈,亦要重新為那些被維護的尊嚴重評斤兩。

這四十多小時在工作室看著這些突如其來的留言流言,著實的令人興奮莫名。有建設性的,有挑釁性的,有學者性的,有無賴性的。這些留言希望會引發更多的討論,但同樣,我也希望那些流言會引發更多的會心微笑。

非常欣賞「小師妹」那份就論點討論的情操,也方兄為不同留言的觀點再詮釋。

不過我想再說一點,就論點討論,而不看作者的背景和所持的基本立場,其實有機會為這討論留下了一個陷阱。因為討論本身雖要有很多的前設,如果前設是不同,出來的結果也就非常不同的。

同一時間,一項討論的場景對討論的導向性和應用性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和在北韓的教會的信徒討論,他們會告訴你北韓享有非常高度的宗教及個人自由。

討論成員背景和討論陣地場景也是討論論點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去參與一項討論,不但會不著邊際,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危險。

延伸閱讀:曾鈺成《泛民何事要捉鬼》 明報零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星期日, 11月 20, 2005

英華仔的幽默

看到英華書院有關校服訓導的錄音製作,我彷彿看到這間近二百多年歷史的學校他們的新一代是多麼的有活力和希望。他們的創意和心血,非常值得別人去肯定。

mms://video.yingwa.edu.hk/wmv/05-06/PrefectBoard.wmv

我相信如果Mr. KING看到,一定非常的高興和告慰。

延伸閱讀:超級富豪.雜果冰《領袖生》

星期六, 11月 19, 2005

豪仔成熟理論I

littleHo theorem on maturity I 2005

被新事物、新觀點牽著鼻子走,不是成熟的表現。

CH LEUNG Lit HO Blog 2005; 9:27

討論「成熟」的危險

一篇感想引來軒然大波,我相信最高興的一定是豪仔。

豪仔的討論最不濟的地方,就是被人拿來自我對號入座。那荒謬情況,就如當一本八掛離雜誌以標題報導「神秘女子與富豪婚外情」時,當攝記影到一位名影星的背影與某富豪挽手同行,第二天就有一位沒有名氣三四線且毫不相干的藝人召開記者會連珠發炮,勇於承認為自己所為,哭訴八掛周刊侵犯其私人空間,並以粗口大聲既坦白又可愛地道駡:「搞婚外情與你何干?」

面對一個不成熟的社會或社群,討論「成熟」的理據和要求是不成熟的行為。成熟與否的背後,本身並非一面到的客觀。一個公共空間或文化對成熟的詮釋,有本身的不可測量性。對一個原始社會來說,床第之交最成熟的表現就是透過不同的體位、時歷以至習俗能盡快增加人口數目,但對一個所謂現代的社會,一次成熟的交流再不是那麼看著其物理性和工具性,以講求背後心理彼此的暢達和契合。成熟本身會隨社會的變遷而改變。

談情說性對很多讀者會不知所而,就讓我們談情說愛。二十年前當一個男仔失戀,就必需「收起淚水昂然步前面向新一天,當知前路明天會有更多機會和挑戰」,可是對今天男生公仔化的廿一世紀,可能就如boyz的簡單一句:「我失戀會喊」,那樣buruburudog的可憐相就是最正路的做法。

那一樣表達才是成熟?沒有答案,也不敢給予答案。因為成熟本身是一項極其敏感也極其尖銳的課題,攪得不好,甚至會帶動世界大戰。

北韓在國際遊戲的參與可是一個沒有章法的玩家,再多的國際談判又或利益輸送也不能使這個紅孩兒收心養性。可是,當你批評多幾次她在國際上不成熟的表現,隨時就會把核彈指向你的自由神像。

討論「成熟」本身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議題,因為它背負著一個人對一個人,一個群體對一個群體,一個世代對一個世代的期望和祈望。假設成熟本身是一個人所共求的終極目標,對成熟不同的詮釋,就會帶來目標的相異和比較。成熟的討論也帶來了優越和自悲的問題,這在今天的崇尚個人主義的討論空間是不容許的。

當你責備別人不成熟而令人心靈受傷,你就會被扣上「以自己之見強加別人」,「阻礙別人表達自我心靈空間」、「自我優越化」等必死罪名。這些罪名一來可以保護被批評的人那受傷的心靈,同時也可以將這批評罪惡化,間接將你責備的內容「非問題化」。

在社運圈子打滾多年,就會學會這些「強加罪名」的技倆,這種強加罪名的法則,背後其實是虛張聲勢,自以為是的不二法門。這有如「至寶三鞭酒」--補氣力,壯下膽--為自己的立場增加聲勢,合理化自己的堅持。

這個不幸的迴路,今天卻見諸於大大小小的討論上,令不少的討論酒氣薰天。

在一個不成熟的社會討論什麼是成熟的品質,其實與找死無異。不要和餓狗討論偉大的事情,牠最想是狠狠的哎你一口。DON"T DISUCSS GREAT THING WITH A HUNGRY DOG OR U WILL BE BITTEN RESULTING A GREAT WOUND。討論和結果,也得看看對象和其飢餓程度。

星期五, 11月 18, 2005

午夜夢話 -- 火上加油

凌晨三時,身體不適,心力交緒,午夜未能夢迴,遊走網絡文海,發現豪仔有關《黑社會》的博客文章來了兩篇風馬牛不相及的評論。作者身分未明,字裡行間卻像有無限的仇恨和怒氣,那種怨婦心態的流露,坦白說,與大D(梁家輝)未能獲得「辦事人」一職而所產生的憤慨和爆炸性的惱羞成怒沒有兩樣。

那兩篇文章,原來是回應一篇我相信比所有豪仔讀者也已經遺忘的文章《何謂成熟》。豪仔挑戰我們經驗不足和運用失調會影響自身事物的理解和回應,特別是當過份被新經驗帶著走,而未能將所謂新經驗與舊有經驗知識體系作出比較和平衡的人,他們的「成熟」程度令人懷疑。

將豪仔成熟理論用於醫學界,第一個稱題的地方就是醫生運用新藥。很多醫生和醫學生會對那些昂貴而標榜有較好療效的新藥趨之若鶩。我看見有些醫生不問由來便會為病人處方不必要的新藥,因著藥廠一兩次的宣傳便把新藥看為黃金標準,卻看不見我們原本的用藥經驗當中,其實我們對舊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的熟識,會比新藥高上超過以萬倍來計算。很多新藥的副作用只因其使用期較短和使用人數較少而未能盡知,但不少醫生在濫用新藥的程度,的確如豪仔所言有「亢奮感覺」、「亢奮的混亂中」。這一點是專業的可悲。

這種觀察,其實也應用在不少的問題上,無論是心理學治療的理論運用,去到廁紙品牌與質感評估上,都有類似的現象。將之應用在生活或信仰行為,也發覺有不少類似的情況。作為一項觀察,作者盡了其責任提出自己的評釋和分享,公諸同好,本身就是博客的文化。有讚同,有反對,你一言,我一言,博客的橋樑就是如此地建立。

不幸地,那兩篇尋仇回應將那既有的秩序空間打亂,把讀者對豪仔就《黑社會》中人性和權力退化問題的想像空間完全的破壞,卻活生生換來現實的龍城歲月網絡文字的出現。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對兩位受心靈和自尊受到傷害的少年非常的婉惜,過份的對號入座以致賣力到感情用錯,用幾句口號就將別人的話推翻,卻不真真實實地檢視理論與觀察的合成結果之異同,這正正像不少基督教的教理和心態--以自己的見解代替理性的討論,以自己的真理代替事實。

第二個感覺,就是第二位回應者的回應正正與自身的說話作了一個林家棟的角式行為混亂--同一時間是搶奪龍頭棍,下一分鐘就是保護龍頭棍,那份角色分裂和立場危機,於第二篇回應正正可見一班。第二篇回應的口號化和排他化,將一切的討論空間像大D和其情人的屍骨一口一口一句一句的埋在地底。行文「著」字的容納缺乏情度,就如香港的民主開放程度,相信讀者自有公論。

本來想將更多的感覺如貫上載,可是睡意回來,秋來秋去。最後我只想用我最低劣的中文程度,撫慰Anonymous那傷悲的心靈。

《出師表》為諸葛孔明的作品,不少人的主觀經驗和識見只得《出師表.前》,只識「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之情,卻未能領略《出師表.後》中「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之傷。

雖則有古文考證學上懷疑《出師表.後》是偽作,但不少學者的大方向均認為這個理論過份的武斷,無論如何,後人都將前後出師表歸列為一文。只將「不知所云」看為出師表的最後一句,恐怕才真是不知所云,是識見的未及,又或誤將《出師表.前》的角式身份誤會了。

如果Anonymous對《出師表》的歷史導論有所研究(或有容納性去研究),我真的希望與你作更痛快的討論。可是,你只是隨地找一些句字作攻擊性的武器,順手程度有如古天樂以垃圾桶來困著敵人,那我就惟有真切祈求這不是香港人,特別是教徒做學問的理念和心態了。

星期四, 11月 17, 2005

龍城歲月的對白閹割



香港票房冠軍《黑社會》,在內地被改名為《龍城歲月》。

一套港產片如果要打入內地市場,需要在戲情和對白作出非常大的讓步,邪不能勝正是自然的事,政府和警方最後能夠得到最後勝利,將惡勢力一網打盡,然後有人走出來作公民教育訴說不法份子的禍害,那是所有有關罪惡的戲劇的入關先決條件。

內地版《龍城歲月》和港版《黑社會》有多處不同的地方,《黑》一片中阿樂將大D殺死後施施然和兒子回家,在《龍》一版當然是阿樂遇上警察而被拘捕。

劇中後段有JIMMY仔與其前過氣大佬在醫院的一幕,那元老勸說JIMMY「古惑者混黑社會,要麼就不幹,要麼就一定要做最大權,最有權的一個」,《龍》一片中古天樂原來是警方臥底,而醫院一幕會在劇的最後段,那殘廢大佬會對古天樂說:「不要加入黑社會」,教育意味十足。

不過最令內地網民氣憤和失望的,莫過於劇中最傳神的對話:「人地幫會選話事人,俾我地選特首,早左成百年。」,竟然也自然在內地版本不獲使用。

這句點題對白,最能將不同時空不同場景的人、事,與觀眾和所處的空間連成一線,這個簡易顯淺的對白背後所裝載對歷史和現實環境的諷刺,很自然的不能在內地談及。

內地網民對這種政治正確導向的剪裁其實是非常不滿,甚至南方都市報中有作者曾說:「想看《黑社會》,就別去看電影院了。」

今日,當我們欣賞這套戲時,其實應該為我們有的創作自由而感恩,但同時我們更需要有更好的民主制度去保障我們的自由。如果民主制度就像和聯幫的小圈子選舉,只是按個別人士的喜好去左右大局,那麼我們難保還有機會和空間,享受這創作自由所帶來的文化想像空間。

延伸閱讀: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26&ID=841102&page=1

星期三, 11月 16, 2005

單行簿.雙行線

方晴姐又一新作:

http://www.wretch.cc/blog/carlie&article_id=3175278

星期二, 11月 15, 2005

子揚的激動

上星期三,帶著通宵當值後疲憊的身軀回到校園,看見中大團契舉行「福音雙週」,二話不說便撐著最後惺忪的睡眼,期望以脂肪的臨在作為打氣。

五時半,當團契聚會要開始的時候,只得小貓十二個人,那份感覺真的不是味兒。中大有一萬個學生,基督徒佔大約兩成,難道才只得十多人願意來參加福音週會,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從別人的口中知道原來十六號才是主力聚會,九號是一些預工,這些能將這悲涼情況成功解釋的答案,看來十分的動聽,可是,我們也是否用這些答案來為那只得十二人的頹廢景像自我開解?

當兩位領詩的姊妹以高超的和音技巧帶領會眾唱詩「敬拜」上主,閉上雙眼享受那美妙音樂的同時,我真的不敢肯定我們的上主是否真的會喜悅我們的敬拜。這一刻,上主究竟會喜悅我們若無其事地獻上那嘴唇之祭,抑或更願意我們痛哭流淚為這大片禾場和近萬失喪靈魂心靈而迫切祈禱?

週會以電影播放為題,播放前子揚第一個問題是有沒有新朋友,當十多秒後回答的標準答案是「沒有」,那一刻的悲涼,把我的心凝固起來。

我發現子揚的聲線有點變化,內心的激動再不能被他斯文的性格所困住。我已忘記那他實際所說的字句,但他正切切實實的提醒我,也提醒在座的人,這個福音週,卻沒有來聽福音的人,真的有點不像樣。

我的心和他一樣哽咽。

因身體的困倦我提早離開,但我的心與從禮拜堂和火車站的路一樣,一步一步的沉下去。

我相信上主在天上,一樣會和子揚一同的哽咽。

可能PANTENT問的是對的,我們說要傳福音,我們是否知道福音是甚麼?

當然福音週會不是惟一的門路讓福音廣傳,但如果我真的認定上帝的救恩是好信息,是生命的惟一盼望,今天我們是否還會這樣無關痛癢遊手好閒地對待傳福音這回事?當沒有人願意聽福音的時候,恐怕我們的口角哼出的不會再是讚美詩歌,而是悲歌。

團契的角式是在校園見證上主的名字,方法有很多。我常常說,無論是傳統的佈道會或一對一報道,抑或街頭藝術展覽以至上街遊行示威,每一樣的方法都可以見證主的名字,只要你真的願意將那一段對話又或那一段腳步,忠忠誠誠地交給上主,讓別人見到你背後的上帝。

可是,我們得撫心自問,今天當只剩下十丁友留在團契,而福音週竟可以沒有新朋友,我們最需要反省的,恐怕不僅是我們週會形式、宣傳和內容,而是我們對福音和對靈魂的態度。

沒有福音,我們的聚集就沒有意義;沒有上帝,我們的活動就與會社沒有分別;沒有使命,我們的腳步就沒有方向;沒有生命,我們就只是行屍走肉,遺禍世間。

我為中大團契有像子揚的弟兄而感恩,因為他為福音著緊。當教會不再為福音是否得以傳播而感到著緊,當團契每星期的周會和教外聯誼組聚沒有分別,當信徒不再對是否有新朋友慕道者在意,那我們大可為那個群體簽發死亡證。

還有兩天就是福音週,看來我們這個夜晚,應認真的反省,我們知道甚麼是福音嗎?我們真的覺得福音是福音嗎?我們著緊別人得著福音嗎?我們希望別人得到甚麼的福音?就算別人不來佈道會,別人在我身上是否見到上主,見到福音?

最後,你會為福音著急嗎?

星期一, 11月 14, 2005

當一份報紙只是優惠券

某報紙最近減價至三元一份,並附贈不同的優惠券以招徠更多的讀者。根據該份報紙的報導,其銷量節節上升,市民瘋狂搶購該報,報販樂於加訂,不同的換購地點在未開門營業前已經出現輪候隧伍,所有換領者異口同聲讚美該報非常吸引值得支持。

試想想那個可悲的情況,貪小便宜的眼睛看著報紙頭的優惠券,二話不說就將之撕出,在輪候的過程中,他只會想到數分鐘享受免費薯片的滋味,而非報道內容又或文章行筆。當他換領成功,這份報紙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被拋棄在廢紙箱。留下的不是新聞報導對內心帶來的觸動,而只有因貪婪而加增的無謂脂肪。

當報紙以優惠券去催谷銷量,當報館也樂意刊登讀者群是因其優惠而購買報紙時,這其實是對記者和文字工作者最大的羞辱。原來,新增加的讀者不是因為他們的報章內容,而純粹在於優惠券的小便宜。無論他們花了多少心血採訪新聞、撰寫稿件、跟進報導,其吸引力也遠遠不及那包即食麵。

我相信下筆報導搶購情況的記者,內心一定是酸溜溜。或許銷量的增加會對其飯碗有較多的保障,可是,當每一天用來餵饗讀者不是高質素的報導而是那一張和一張的優惠券;新增的讀者群是被那點便宜而非其筆觸而吸引。那份自我價值的失落和對專業貢獻的否定,恐怕就算給他千百張贈券也補償不到的。

星期日, 11月 13, 2005

福娃選拔和人性壓抑

自己的作品不獲青睞,還能為對手劣作欣喜若狂。這種缺乏人性的國家一致性,只會體現在中國大陸。

這令我想起「全運會」的特有獎牌出讓解放軍隊的特色國情。

在評選北京奧運吉祥物的過程中,全國許多省市都推出了自己的吉祥物競選。今晚吉祥物揭曉,無論是落選者還是入選者,大家共同祝福“福娃”的誕生,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

四川 今晚,慶祝大熊貓成為吉祥物的活動使成都市中心的熊貓城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激動地說:“大熊貓成為奧運會吉祥物是眾望所歸,它是吉祥的化身。”

青海 今晚,當宣佈藏羚羊為北京奧運吉祥物時,西寧市中心廣場沸騰起來。藏族小夥子紮西高興地對記者說:“藏羚羊體現了‘綠色奧運’的精神,藏羚羊一度瀕臨滅絕,希望藏羚羊入選奧運吉祥物能喚起人們對它的關注,真心祝福藏羚羊好運。”

雲南 儘管金絲猴未能入選,但雲南人民同樣表達了他們對“福娃”的美好祝願。雲南省體育局局長查大林表示:“不管哪個吉祥物最終入選,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希望這屆奧運會辦成世界人民的盛會。”

連雲港 雖然“孫悟空”落選,但連雲港人還是由衷地祝賀“福娃”成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連雲港市申吉辦主任吳加慶說:“連雲港市作為第一個推薦吉祥物的城市,連雲港人的智慧在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龍岩 2003年,福建龍岩市正式向奧組委推薦華南虎為奧運吉祥物。華南虎雖然落選,但福建省龍岩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吳福文說:“‘福娃’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夢想和渴望,我們推薦華南虎為吉祥物,也正是想表達這樣一種情感。”

甘肅 “‘中華龍’沒被選上,有點遺憾。但我也挺喜歡‘福娃’的,它有5種不同的造型,特別可愛。”甘肅“中華龍”的設計者之一楊陽對記者說。24歲的楊陽在甘肅省博物館陳列展覽部美術設計室從事設計工作,她和另一位作者孔德眾設計了“中華龍”。

齊齊哈爾 今晚,儘管丹頂鶴沒能被選中,但是鶴城齊齊哈爾人同樣高興。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莊樹謙說:“奧運的精神重在參與,我們參與、付出,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劉紅偉、劉裕國、劉鑫焱、陳沸宇、陳娟、申琳、趙鵬、徐志南、曾華鋒)

參考網址:http://www.gov.cn/jrzg/2005-11/12/content_96501.htm


平心而論,福娃的設計不算得有什麼特別,它所代表的省份身分,頂多是一套雜亂無章的政治自助餐。所選動物也未能體現民族的特性。

吉祥物是一門賺錢的玩意,上兩次奧運為大會帶來二億美元的收入。一個有數千年文化的大國若果不在設計和背後意義下點功夫,這不僅愧對這個熱煎堆,也愧對自己的面子。

個別城市的落選內心一定不是味兒,特別是輸給欠缺創意沒頭沒腦的作品時。不過中國有特色的「穩定壓到一切」理論,一定會將這個設計作品的討論一味地壓下來。

星期六, 11月 12, 2005

福娃與奧運賺錢精神

第一個感覺,一門五傑,非常的土氣。

第二個感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慬得賺錢的民族。(另一個是猶太人)

一個福娃,承惠十元美金。如果要選購一套,非要快上四百元可不成。

五個娃娃的名字分別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取諧音「北京歡迎你」之意。可是老外在掏荷包時,真的能夠感受到那份情意嗎?

再進深的問,五個福娃,會令人聯想起奧林匹克精神嗎?抑或只是花多眼亂的公仔玩意?

最重要的問題可能是,我們真的明白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嗎?

如果沒有對奧林匹克精神有基本的體會,就算再偉大的典禮盛況,再多的新世界紀錄也是枉然的。

或許這已經不是時候去爭論奧運會應否商業化的問題,可是,當吉祥物的設計的不能夠為奧運精神保留最後的空間,而只是成為牟財大計,我相信我們只有心灰一途。

印象中最深刻的奧運精神代表作,是八八年漢城奧運的主題曲Hand in Hand,中文版是《一呼百應》,不知你是否有印象?

Hand in Hand

See the fire in the sky
We feel the beating of our hearts together
This is our time to rise above
We know the chance is here to live forever
For all time

*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Hand in hand 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Arirang

Everytime we give it all
We feel the flame eternally inside us
Lift our hands up to the sky
The morning calm helps us to live in harmony
For all time (Repeat*)

Breaking for the walls between us...
Hand in hand...

星期五, 11月 11, 2005

大教會和小教會

這一年的流浪讓我發現一些道理。

小教會看每一個崇拜參與者數字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

大教會或努力發展為旗艦的教會看每一個參與崇拜的生命為一個又一個的數字。

「基督徒」這稱號或品牌,不是由耶路撒冷這間高流、旗艦大教會而起始,乃是由低流人數較少品質較「外邦」的安提阿教會起首。

延伸閱讀:LITTLEHO《低處未算低》

星期四, 11月 10, 2005

昨日、今日、永遠,珍惜每一刻

"The loss of a life never fails to reminds us to cherish the living. I
beseech you to dissolve your hatred with any enemies, see the lack of meaning behind holding grudges or biases, take a bit of time to observe and consider those whocross your path and try to give some care and concern to them. Share a prayer, alaugh, human touch, any great ideas, offers of help and do not forget to bring these people with you along the path to graduation. Kindness should be unconditional and is the most rewarding thing that a giver can obtain. I wish you all peace at heart."

這是醫學院班代表給師弟妹的信。

醫學院的壓力製造了不少人與人之間的傷痕。可是,當有人的生命再一次流逝的時候,或許這也是我們要放下自己的保護衣和盔甲,再一次觸摸那和你同行多年,有血有肉的同窗。

面對時空運轉,人的生命其實非常渺少,又可必因為一時之氣,而誤了一生的關係?畢竟,能和不認識的人,有緣相聚,有緣同行,那或然率之低,難道已經不足夠令我們感恩讚嘆和每一位同學相處的機會嗎?

甚願師姊妹早日回復狀態,我更願這批年青未來的醫生,能夠珍惜每一個你身邊的人,結伴同行,齊齊整整畢業。

老實說,對我這一屆來說,齊齊整整是一個非常真切的願望,就算不計算那位較我們先行一步的同窗,在沙士期間,聽著同學因病要以呼吸機維生,那時我暗暗許願,我們不可以再少一個人。

作為沙士那一屆畢業生,我們更覺得生命的可貴。我相信大家從今起,也更學慬珍惜你身邊的人,並和他/她相處的時間,也會學習成為別人會願意珍惜的人。

我記得杜德偉有一英文轉輯,題為《CHERISH》,副題為《昨日、今日、永遠,珍惜每一刻》,這是我的盼望,也希望是每一個人的盼望。

星期二, 11月 08, 2005

邀請

剛收到一封電郵邀請,其語氣比以下的一篇有過之而無不及。

親愛但已分開的太太和兒女:

我和甜心(其實也不算是情婦,她可是你我多年來的知心好友)的約會出走,不知不覺已經有一年了。雖然我還不知道當初這個決定傷害了多少人,引來了多少不滿,但我和她的相會和相愛,令我們心曠神怡,獲益良多,更明白愛是從我們雙方彼此付出,願意嘗試而得來的。最緊要的是,我和她之間後此的關係,若不是這數個月的堅持,無懼當初作出這個可能令你們傷感的決定,我和她就沒有機會聽到對方在工作上的掙扎與氣餒,沒辦法感受到對方在家中的壓力和憂傷,我堅信這樣恆常的溝通才能維持我和她的一段感情。

這個星期天,我們會去黃金海岸渡假,碰巧我有一張買四送一的優惠券,她說真的希望你們能來。畢竟已經過了一年,我相信你已經習慣、接受並且完全認定這既有事實。我相信傷害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們一定已經痊癒。最重要是,我們大家都是基督徒,愛裡沒有懼怕,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因著上帝的愛無條件寬恕我們。不過,說句實話,其實也談不上寬恕,我當初我跟你們分開,我到現在仍然覺得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如果沒有這個決定,我的心靈一定不會像我這天那麼愉快。畢竟你留不著我你也要負上一定的責任。從九八年認識至今,正所謂八年人事幾番新,我勤你還是認命好了,誰叫你跟不上我的進度和要求?

所以,我真誠地希望你能答應我們的邀請,並帶同我已經一年沒有見面的子女出席。讓你來看看我倆此刻的愛是多麼的羨煞旁人,「恨死隔離」。飯後我們打算邀請你們來我倆我愛巢參選,我甜心說要唱一首《我活得比你好》來助助興呢。

看看我們對你是多麼的有情有義,盡快將憂愁眼睛憂愁面孔憂愁內心拋棄吧。如果你不能來,這就一定是你們的損失,甚至是你的錯失。如果你不出席而導致我的子女對我有任何不滿或誤解,我一定會提出法律起訴行動,也願上帝重重的責罰你,降災與你和你家。

今日你們能夠被邀請,不是因為你們的義或恩情,乃是因我的大憐憫。感謝主,奉主耶穌基督聖名求,阿們。

當初拋棄你拋得非常開心的男「人」上


我只是簡單的回覆:「因著對你們的尊重,我今次不來了。」

星期一, 11月 07, 2005

良知呼喚著你和我發聲

一群基督宗教的領袖發起聯署行動,反對就政改方案的第五號報告書,要求盡快落實全面普選。

既然當今的民主派的號召力和動員力乏善可陳,爭取民主就得更靠你和我這批升斗小民。

無疑,香港的政治氣候完全被大陸左右。「阿公」話一,我們不可以話二。可是,回歸已經超過八年,金融風暴以及沙士暴露了我們整個行政系統的問題根源。一個不是由民選出來的政府和議會,所起的作用不但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變成亂港亂華的根源。

香港人需要的只是繁榮和穩定,但也不代表對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空間沒有要求。相反,如果中央能夠滿足港人真正治港的心願,就才是長遠消餌矛盾的不二法門。

可是,不幸地,過往多年港人的訴求還是不大被尊重,相反,在那些既得利益的保守派的控制下,香港的政治發展不進反退,我們看不見民主的成熟,卻見到官商勾結,事浮於人的畸形政治生態。

這八年我們尊費的民主派議員做了些甚麼?除了為能夠回鄉探母親而流淚涕泣外,我們只是見到一條大恐龍,背上有很多的旗幟,卻不幸已經變成了化石。

是故,爭取民主的最後責任,還是落在我們這一群的小民百姓,如果我們不作聲,不要妄想那些人民代表尊貴議員會為良知而投票。

小小的火花,可以激起萬里火海,曾經有一位現在是轉軑高危議員的候選標題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現在就用我們微小的燭光,向著被困於漆黑深谷的民主希望,點燃出一顆又一顆的良知之路,向明天和希望繼續前進。

星期日, 11月 06, 2005

炎秋症候群

我發現這幾天,我的心頭火不知是熄了,又或消失在不知名的國度裡。

對我來說,生存和生活若沒有心頭火,日子就會變得頹廢,內心變得冰冷,對事和人也提不起勁,腦子好像缺乏靈感,每當遣詞用字的時候是多麼的空洞乏味,一切的話題變得再不投機,我也無意去為這困局去找解決方案。

這一種感覺,就好像一部車沒有汽油一樣。就算外表再美麗,車內裝置再先進,它始終走不動半公里。

或許這就是「炎秋症候群」,秋風送爽的季節本來應該令心靈變得心曠神怡,可是連日近三十度的高溫,令人不但感受不到半點秋意,更將夏天的納悶帶進這個季節。

這是四十多年來最熱的十一月,太陽火紅地燃燒,燒毀了我的幹勁和熱情,也把心頭火和靈感蒸發掉了,

尊號

既然明暉談起名號問題,我也加入討論。

歷史上的帝王多為自己或先祖加增不同的名號。而實際上,中國的統治者對尊號的追求也是非常的熱切。任何統治者都會為自己樹立繁瑣的稱號,為要做臣民降服得五體投地,將自己的位格和身份無限提升和擴張。
名號不僅是封給自己,也可以封給已逝的人,這是一種政治利用,投過對逝者的譽名,將其政治資本和光環據為己有。所以歷代都有為孔子加封名號的行動,目的只不過是想借孔丘之名,為自己的統治加上一個聖潔的光環。

這令我想起唐太宗為「天可汗」,武則天的皇帝尊號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原來明世宗曾自稱「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和「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寶境萬壽帝君」,幸而這些均非尊號,但也反映了該人的自大心態。

現在已不再是封建年代,可是中國政治的封建仍然嚴重。雖則我們不會在領導人在生的時候給什麼封號,可是當他們一旦去世,政府機關就會搖動這個「尊號機器」。

也讓我們看一看中共如何為這些前領導人給予的名號:

孫中山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毛澤東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鄧小平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對自己的名號緊張,其實其實不僅發生在中國。這見諸於不同的民族。可是,要用上洋洋半百字去對一個人的名號歌功頌德,是因為他們真的如此偉大?抑或我們的世界太細小?

星期六, 11月 05, 2005

社交不安

友人鼓勵我出席一個組織的周年聚餐,我卻耍手擰頭。

很多人以為我是一個熱愛交際交遊廣闊的人,其實剛剛相反,我是非常的怕醜,不善交際,缺乏自信的害羞兒。

好像醫生要經常出席大大少少不同的醫學會議,對我來說若果沒有相熟的同事和朋友同行,我就會對此非常的抗拒。去聽書倒不是大的問題,可是會議期間所舉行的飯局甚至宴會,當想起要和一群「三唔識七」的人坐在一起,全程只有吞嚥聲的交流,又或要勉強和一些話不投機的人同坐,勉強要找話題打開話匣子,真的半句也嫌多。

七八年前的我曾經非常勇於出席這些社交場合。去認識不同和有趣的人,互換聯絡方法,從而擴闊自己的圈子和眼界,本應是一件賞心樂事。

可是人越大,就發現原來我自己是一個非常怕「人」的人,人越多的地方,就越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缺失,某程度源於這些場合所要穿戴的面具十分沉重。但我也沒有意識或動力去說一些淺薄表面的說話。我對每人均以誠待之,但我也知道這些「社交」上的相處很多時候只是hi和bye,令我十分的不自在。

隨著白頭髮的增多,我知道我的時間要放在一些較重要的人和事身上,特別是那些會覺得你重要的人身上。

其實最大的社交場所,某程度就是在教會內。大家每次崇拜完結的晉膳間努力找不同的話題,但心靈之間可以沒有任何的交流。為了「相交」,所以「說話」。這一點是我非常怕的。

這令我想起八十年代赤道樂隊的一首經歌典《無言者》:


心想溝通 誰願講心內熱誠話
幾多虛假 曾令我不再要多說
假裝對話 寧莫說

詠藜,感謝你們的邀請,可能你說得對,一天不把這恐懼的心魔解決,始終都不是正常的。可是我知道,除非有一天我覺得這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否則年事已漸長的我真的沒有勇氣去面對這個安全系數不能確定的社交場合呢。我期待更深切的交流,無論是思想上、學術上抑或心智上,但我也需要一個安全的平台和環境。我知道這是非常難的,因為連號稱最神聖最充滿愛的「教會」也未能提供。

星期五, 11月 04, 2005

黑社會

古惑仔唔用腦,最終都只係古惑仔。
《黑社會》

星期四, 11月 03, 2005

我嘗試信神,但我看不見祂

我嘗試信神,可神實在太遙遠,我看不見祂,只看見一座座極盡華麗、建築費數以億計的教堂。
(李牧童.《信仰與信愛》 蘋果日報零五年十一月三日)

一個對生命有要求的人,一個對信仰和愛有渴求的人,以四十個字寫下她對教會最直接最真誠也是最遺憾的感受。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作為天國在地上預支的教會,今天我們是否令人見到上主,抑或令人遠離上主?

星期二, 11月 01, 2005

迪士尼的通識問題

「迪士尼」議題,應該是今年通識教育科最好的題目。

但如果將「迪士尼」現象只侷限於通識教育堂去作討論,那不僅將這個好材料浪費,某個程度也抹殺了通識教育的真正意義。

相反,迪士尼的討論從來是跨學科的。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學科手法去討論迪士尼,也可以用迪士尼去幫助同學去討論不同學科的學習重點

就讓我自充老師,為大家開幾條題目:

1.迪士尼的美式企業文化首次在中國人的地方以樂園建造的模式登陸,究竟會對中國人,至少是華南沿海開放城市帶來什麼文化上的衝擊?(中國文化題)

2.迪士尼卡通中的《花木蘭》和我們每次考試前念誦的「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的花木蘭有甚麼不同?西方人眼中的木蘭和中國人眼中的木蘭又有何不同?(中國歷史、中國文化題)

3.巴斯光年在《超速歷險》一集中登上一艘超速的外星飛船,因失控以以高速衝向太陽。試計算在不同距離飛船所需製造足夠離心力的速度。(物理、數學、實用數學)

4.獅子王辛巴原是「榮耀國」的繼承者,但被其弟所害而被趕出走。試比較中國歷史上各次「貴族革命」與西方「貴族革命」的異同。(中國歷史、世界歷史)

5.迪士尼將陰澳改建為「欣澳」對當地生態做成甚麼影響?(地理、生物)

6.以甚麼質料和裁剪方法才可以使迪士尼來長時間扮演卡通人物的演員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化學、生物、家政、紡織)

7.迪士尼對港府的回報承諾是否可以兌現?當中的人均風險又是多少?(經濟、政治及公共事務)

8.迪士尼拒絕食環署穿上制服去巡查究竟會導致什麼公共衛生風險?(生物、政治及公共事務)

作為一個醫生,也讓我為你出兩條題目給大家試試:

1.迪士尼的動畫如何看「死亡」?

2.多看迪士尼的故事對兒童心智成長有什麼影響?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