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人情 » | 明報抗議房委會 » | 看化死亡? » | 愛到一半 » | 禁煙 2 » | 心痛 » | 禁煙 1 » | 新年快樂嗎? » | 置頂 star.salute 天星.遺情 » | 新年「奇」望 »

七分半鐘只看高血壓

醫生上位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要開始處理行政的工作。而醫生眾多行政工作中,最常做的就是部門表現審計。一份出色的部門表現審計,轉過頭來又可以幫助那些正在上位的醫生更上一層樓。

可是,什麼是良好的部門表現審計?在一般人眼中,登上報紙頭版,又或醫學期刊的,就為指好的的審計報告。問題是,有些審計報告,只是為那些爭取上位的人貼金,卻不是用來解決問題。

在普通科門診用七分半鐘去看一個高血壓的個案,是否時間不足?對不起,如果讓我看根本不需要三分鐘。甚麼?沒有詳細檢查?沒有細問病歷?如果你知道普通科門診的醫生忙到要用三小時去看超過六十個病人,你就會發現七分半鐘根本就是珍貴非常。

那一個政府醫生不想用多個十五分鐘去看一個病症?就算在醫院專科的門診,三小時看超過三十位病人也是家常便飯。雖不想好像醫學生年代跟隨教授看症的時候,一小時看一位病人?那個政府醫生,如果有時間的話,不想和病人以及家屬噓寒問暖,作為對其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的關心?可是,求診者眾,而每次看診時文件工作其實佔了大半,如果有政府門診能夠讓醫生七分半鐘去看一位只得高血壓的病人,我會二話不說前往那兒嘆世界。

很多人始終有個錯覺,認為看醫生最貴的是藥物。醫學以及法律等專業一樣,最昂貴的其實是專業諮詢所需的時間(consultation time)。診症的過程所運用的專業判斷,就是整個「看醫生」又或「見律師」最重要的一環。

以國外的治療指引作為評核香港的數據,並非壞事,可是大家永遠不去想一想,人家把幾多成的醫療收入交給政府作為醫療開支,人家每一個醫生一天看的病人數目可以是香港的十分之一。不少在外國回來香港公立醫院工作的醫生,都會有適應的困難,因為香港醫生的薪金可能比國外多三成(香港的稅相對較廉宜),但工作量卻可以是三四倍。

當那些壓力團體,以及等待上位的行政醫生,努力吹棒要七分半鐘看一個血壓高病人的時候,又當市民大眾讀者深受這理想目標而鼓舞的時候,大家又準備為這理想目標,付出你銀包內幾多張鈔票?

(今日的老人科專科門診,每個病人都至少患有五六樣病,擠逼的大堂滿是心急於焚的病人,幸好當中有不少我已經見過多於一次,熟識他們的病情。我以極速去看他們,三小時內也只可以僅僅看到廿四個病人,折合,剛好就是七分半鐘一位,罪過罪過…)

(再後記,如果看一個血壓至少要七分半鐘,那普通科門診的編制只是要請多一倍人手。)

> 大家又準備為這理想目標,付出你銀包內幾多張鈔票?

要拿出的,不僅是鈔票,還要信任。

「納稅人的錢」這句話人人都會說,未知能否鞭策負責以公帑找數者,卻往往成為大眾或別有用心的掌權者施行干預的利器,人們心裡念著既是「納稅人的錢」,「我便是客」,就有權盡情過問,甚至因此而同意政府胡亂過問,卻忘記了尊重及信任專業。教育正是好例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