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給sindy -- i was a christian » | 身份、角式、對白 » | 秒秒鐘都是污染 » | 以痛為友 » | 和教會分手 » | 真誠騙香港 » | 他賣我俾迪士尼 » | 十元功課 » | 醫學新聞信息的傳遞錯謬(三) » | 明愛的月光 »

默默的奉獻 默默的離去 - 阿傑的故事

阿傑在這教會三年,今天,他想離開。

你每星期也會見到他在很多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崇拜前後的桌椅執拾抑或音響系統的搬運,他都默默參與。他相信,寂寂無名的他透過他所奉獻的血汗,是對其他弟兄姊妹愛的支持和表現,能夠令大家在聚會過程中得到穩健的座席和圓融的音色,就是他能夠作最大的奉獻。

他不善辭令,沒有俊美的身型又或碩士的學位,也沒有交際的手腕又或偉大動人的願景。一個從不起眼的小子,這三年就呆在這一間教會內。有甚麼友誼活動,他永遠不會是第一個被邀請的對象。善良的內心和木訥的表情,注定他不會成為教會內的明星。不過每次郊外野餐又或戶外佈道工作,大家也不期然會盡力鼓勵他參與,因為這會省下不少搬運費用。

他需要耶穌的愛,他也愛耶穌。他愛身邊的肢體,他也需要身邊肢體的愛和關懷。

三來以來,他默默地參與這間教會,土氣的名字使他成為比取笑的對象,傻頭傻腦的他永遠像待應一樣--被召喚時來,完成工作清單後就離開。崇拜後在茶樓的聚會,他只會默默地在角落把玩著奶皇包,旁邊有太多的噪音,一群聖徒在商量如何吃喝玩樂,他對信仰的提問和對生命討論的渴望,就明顯變得不合時宜。

他失蹤了數個月,去了不同的教會,發覺原來信仰的天地可以如此廣闊浩大。他惦念舊教會的人和事,就像地盤那頭守門犬那樣的愚忠;他依然被教會的記念,不過就是每星期催他繳交奉獻金的時候。他這數個月的出走原因,背後的心路歷程,卻未有人願意撥個鈴去關心。

這天,他決定再回舊教會一次。

回到教會,收到第一句說話,不是問候或關注,而是冷冷的一句:「阿傑,我幫你交了上月的奉獻,你幾時轉賬給我?」

這一句在阿傑的內心是一記當頭捧喝。原來阿傑在教會的工具身份是多麼的重要--是一部提款機,也是支票的出納處。教會最關心的是他有沒有奉獻,教會肢體最關心的是他奉獻的準時程度和份量。「錢到人不到」是可以被接受甚至是鼓勵的。人的價值在乎他有沒有繳交奉獻,這也是教會對一個缺席聚會的人最關心的議題。

當崇拜完後,阿傑帶著半失落半困惑的滋味準備離開,正當踏出門外之際被一位負責影音的弟兄截下說:「你下星期記得早一點回來幫手準備埸務工作。」

阿傑帶著沉重的步伐離開教會的大門,這兩句說話永遠也刻在他的心裡,也引導了你離開的方向。眼淚一滴一滴從教會的大門淌下,當教會所關心的不再是人,當肢體的關懷的對象是他的奉獻和事奉人手勞力而並非他這個人,他知道他下星期應該如何選擇了。

奉獻 蘇芮

曲︰翁孝良 詞︰楊立德 編︰陳志遠

長路奉獻給遠方,
玫瑰奉獻給愛情,
我拿甚麼奉獻給你,我的愛人?
(按: 很可惜,我沒有,當然我還可以奉獻給下列的)
白雲奉獻給草場,
江河奉獻給海洋,
我拿甚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
我拿甚麼奉獻給你,我不停地問,
我不停地找,我不停地想。
白鴿奉獻給藍天,
星光奉獻給長夜,
我拿甚麼奉獻給你,我的小孩?
雨季奉獻給大地,
歲月奉獻給季節,
我拿甚麼奉獻給你,我的爹娘?

生命,在於奉獻。我雇主所屬的宗教團體,常常說的一句話卻是「感恩你」。只知道要人不斷的奉獻,而不知道要感恩(也告訴大家,越南語的多謝的發音很接近國語的感恩),是不是有點兒過分?









唔係好明為何好似當人家係一位好文靜的中學生一樣地欺凌?

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可能該弟兄的成長中,很少經歷到愛,很少機會和其他人接觸,正正是這個原因,在人的眼中看為靜,不曉得交談。但是,在他的心深處,是期望著弟兄姊妹之間的愛。

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教會的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變為責任,變為工具的時候,人之人之間的愛已經蕩然無存,結果只是為了交差,返教會只是為完成一堆的責任及事情。弟兄姊妹之間又何來有愛?

如前所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神的眼中都看為重要。教會可以說是一個平台,讓大家沒有界限地相交、認識及接納。可能要面對自己未必喜歡的人,但學習和這些人交往卻是重要的。

有弟兄話最好識朋友的地方是教會。無錯,教會會較為容易接納不同的人。但最終都是要各位的合作,才可以有一個較和諧,有神的愛的教會。

我們教會的文化,比較有利於(favour)outgoing又外向的b/s,比方我們,公眾假期必outing! 很多教會又在意發展體育的事工。反而內向較知性(像我)就比較缺乏適切的牧養。還有,越南語的「感恩」(謝謝)是Cam Anh。

可能以一般的角度來看,男士大多數係外向的,故此發展体育事工是有需要的。
以我的教會來說暫時不會有任何体育事工(北宣好似有),但不論是怎樣也好,最重要的是教會以愛行先,弟兄姊妹之間可以互相接納,才是最重要。在信任及接納的基礎上作出改變會較為容易。
一個被他人定位為外向與內向,對自己及任何人不會見得有任何好處。

看完《阿傑的故事》的回應,我感到悲痛莫名。

如果我寫阿傑這個真真實實受傷心靈的真人真事,被你們的感覺,是因為教會活動文化的問題而導致阿傑離開;如果你們認為發展體育事工是對阿傑事件的歸宿答案或處理手法,如果阿傑的問題被約化內向和外向的問題,那麼坦白的問一句,這和阿傑的會友有甚麼分別呢。

我們真的以為是教會的活動模式或事工把人留在教會嗎?我們真的以為是教會的知性討論或講壇水準叫人留在教會嗎?我們真的以為那個弟兄是因為得不到別人的讚賞而離開教會嗎?我們真的以為信徒離開教會是因為性格取向使然嗎?

斷乎不是!我再說,斷乎不是。

吸引人留在教會並委身信仰的,永遠是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教會本身就是一個天國的預支,進入教會,我的期望是學效耶穌,透過肢體去認識到耶穌的真實。耶穌的愛,正正是透過你活生生的人去別人道明。

我們經常以為離開教會的人自己選擇離棄天國的道路,其實我們每一倨人正正是破壞天國道路的兇手。我們那份自私、無恥將人和上帝分開,我們的生命令人懼怕成為基督徒,因為當中只有假仁假義。信徒不將一個人的生命看為「人」,看為是有上帝的形象在其中,這恐怕正正是教會真正的問題。

不要再將問題諉過於教會文化、活動安排以至會友性格了。你條命是叫人留在基督當中,抑或是叫對基督失望甚至選擇離開?你的生命是否一個趕客的生命?我相信這才是我們更應該反省的問題!

這種回應已司空見慣。(可參考連結)

看過阿傑的故事,令我不禁一問:上帝究竟在不在?在上帝的教會中,有人受著這樣的委屈,上帝卻不曾去幫助他,最後令他死心地離開教會.這是阿傑的錯,抑或是上帝的錯?

肥榮:

再看你的文章,細想當事人的經曆, 我想
阿傑做得最錯的是 -- 對教會太天真, 太傻!

最近我在三基版中見到一位網友對 [基 督 徒 搞 援 交 少 女 拍 春 宮 ]一案作出回應, 一語道破當今教會的生態中所帶出最重要的啟示:

"以前o的人話「好仔唔當差」,
而家應該改為「好人唔做基督徒」!"

感恩~


nighttouratdubai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