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頭痛 » | 釣書 » | 三十六元四角五仙 » | 不負責任 » | 中神還有僅餘的風骨嗎? » | 文革四十年 » | 一號風球 » | 中國神學院&中共神學院 » | 颱風前夕 » | 星期天談談余杰 »

肥醫生的博客

因在可預見的將來,工作會非常的忙碌,固此得開始思考博客的方向和未來。

我個人認為,在博客介紹有關醫療醫學的期刊文章,除非你的讀者群有大量醫療知識的醫護人員,否則注定沒有出路。

老實說,就算把現時四大醫療期刊Lancet刺蝟針,Britisih Medical Journal英國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倫醫學期刊,以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學會期刊,每周共有超過四十篇的頂尖學術研究成果,把他們在博客上介紹,最終只會弄得曲高和寡,悶人收場。

同樣地,把有關醫療制度和經濟問題的新聞放在博客,個人經驗是會換來較低的收視率。而實際上,這些看似與大眾息息相關的課題,在醫生之間有時比那些醫學研究更乏人問津。

甚麼是令公眾有興趣的醫學討論呢?手提電話導致腦癌本來就是一個好提材。可是大眾永遠只會對那些以「手電增加腦癌機會」的研究報告有興趣,甚至深信不疑,但對那些相反結論的研究報告不會花時間一看,新聞報章更加不會作報導。

醫病故事也許是最令人著迷的地方,但依我慣常的做法,一般要讓事件過去數星期甚至數個月才會將故事撰寫。(《母親前夕最後一個母親節》例外,事實上,處理那個案後至今我仍然未能重新「回氣」,心靈力量依然疲憊,是故這幾天的文章依然死氣沉沉。)老實說,就算一天我遇上一百個病人,但又有幾多個故事是值得撰寫呢?請不要太浪漫化我的工作環境。

與醫、病有關的謠言,我一概不想刊登,甚麼某某人急需特別血型的呼籲,某某小朋友需要特別骨髓,這些信息,不知何解,永遠出自那些「充滿愛心」卻「沒頭沒腦」的基督徒。在香港紅十字會有特別血型的名單,更何況你即時去捐血那些血也不能立即出得上。很多需要做骨髓移植的病人會透過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以及有關的自願機構去籌集所需的吻合骨髓,到時自然會有大型宣傳活動。更何況,這些謠言傳了十年,那些所謂病人還未死還未完成手術嗎?

另一類,就是克萊門特早前所講的「偽科學知識」,而實際上「偽醫學知識」五花八門,這也成為不少報章拿了危言聳聽的報導內容,只要在一切的可怕報導前加上個很細少的「疑」字,再在全版性報導中找一兩位專家在最不顯眼的位置作些中性的評語,報館責任就可以開脫,孰真孰假,就有待讀者自行尋真。這些偽知識,絕對不容於本博客所出現。

教會是最常有「偽醫療科學」的宣稱地方,「我流鼻水一天,祈禱後上帝便醫治我」是最常見的醫療感恩分享。但有沒有人做了研究,去計算「祈禱」本身是否加快了傷風的痊癒?有些人宣稱是上帝醫治了其癌症,但如果那腫瘤是早發的同時也是治癒率高的一類,如早期的大腸癌,「上帝的介入」是否一定成為痊癒的有關要素?千千萬萬的信徒最後不敵癌魔患疾而回到天家,難道我們可以以此宣稱「祈禱的人會最終致命」來為基督教信仰柴台嗎?

香港有數以十多萬計人從事教育行業,過百萬人從事投資活動,領牌醫生才有一萬,當中老一輩的更是不會上網。可是每一個人也會病,每一個人也會死。一個醫生的博客應該如何走下去,正是這幾星期我開始要思考的問題。(因為工作將會更為忙碌,方兄的連踩十六小時對我來說簡直家常便飯。),大家又有何意見呢?

想寫甚麼就寫好了
不要讓寫文變成負擔

一個醫生的博客,能提供醫療政策或醫學的知識,對大部分非醫護人員的讀者,獲益良多,當然不可或缺.
相信不少讀者也認同,肥醫生是對生命有熱誠,有要求的人,評論社會現象,能腦震盪讀者的思維.不過,言詞過於"火爆",只會刺激讀者的amygdala,增加情緒的反應,而減少思考.
我想肥醫生除了評論社會現象外,多欣賞生活或身邊的事物,也可滋長彼此的靈性.
最後,當然是有關肥醫生的生活近況,相信是不少好友所關心的.

方兄:
由可預見的將來,即是五月廿一日至六月十日,甚至是六月十六日,我可能只得兩天假期,就是六月三日和四日。而六月三、四日的「假期」,也只不過是要用來去港大的醫學論壇,連續三四星期都要返工…連續廿多日沒有一日可以放假,又要應付七月的考試,你就明白我的苦處了。

tailfin:
謝謝建議,講起amygdala,最近在二月份的《Neuroscience & Behavioral Physiology》,有研究指饑餓情緒與amygdala的腦神經較有所關連,未知是否這份「火爆」與我的肥胖有所關係?: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