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天有不測之風雲 » | inconsistent » | 詐病成功記得感謝上帝 » | 預前指示3 -- 斌仔與朱振國 » | 石屎令人窒息 » | 香港的庸俗 » | 中大團契的狼子野心? » | 預前指示2 - 只要有百萬分之之一的機會… » | 中大雜色石屎怪獸 » | 預前指示1-從柏金遜症談起 »

生死書

昨晚有目的走入九龍塘的PAGEONE,因為找不到想找的書,離開帶走的是一份莫名的落寞與無奈。

一個三十歲患上未期肺癌的男士,以及其摯友家屬,可以在書店內找到什麼的華文讀物,去幫助他面對人生最後的階段呢?

我嘗試拋開我的專業眼光以及我對有關書籍的認知,嘗試在柔和的燈光以及音樂下找一本對這男士有幫助的讀物,結果給我很大的發現:

1.討論有關塔羅占卜的書,竟然比討論癌症的書為多;

2.討論癌症的書,主要是針對預防癌症以及早期癌症的居多;

3.癌症的人的故事,絕大部份都是較早期癌症病患者,抗癌成功的例子,無論是透過手術、化療、電療、自然療法、甚至是無為而治;失敗而最後去世的故事絕無僅有,至少不見得在當眼的地方。

4.未期癌症病人的故事,絕絕絕絕大部份的都是死過翻生,死而復活,無論是透過手術、化療、電療、自然療法、甚至是無為而治,癌細胞突然消失,又或成功「根治」,同樣道理,有關癌症病者最後去世的故事也是絕無僅有,至少不見得在當以及較不當眼的地方。

從某個意義來說,這是對生命的一種悖謬(paradox)。

1.我們對未知會否發生的事有濃厚的興趣靜索,卻對已知的局不加預備思索(人人都有一死);

2.我們把死亡看為生命的失敗、治療的失敗、醫生的失敗又或科技的失敗,只願見到「成功」的個案,而我們把「成功」定義為「健健康康」又或「藥到病除」;

3.我們著力追求和探討奇蹟的可能,卻不去思索如果奇蹟不出現,那我們如何繼續的過日子;

4.太多所謂健康資訊(特別是來自台灣的作品),究竟是要為病者充權,抑或只是販賣虛設願望(false hope)?

如果死亡是每人必經的階段,而死亡對我們來說又是陌生非常,為什麼探討步入死亡心得和經歷的書籍,竟然少得那麼可憐,就算是有,也是放在最不顯眼的一角?

你教一個未期癌症的病人,如何準備走上人生最後的階段?難道「生死學」真的沒有市場?難道死亡離我們真的太遙遠?

死亡為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死亡也是我們最陌生的事;人人總有一死,但幫助人去面對死亡,為死亡準備的書籍,實在比教大家西班牙文、前往南非的自助旅遊手冊、甚至是專談網上試算表EDITGRID的專用書還要少。這個生死書悖謬,如何才可以解決?


延伸再思考:
1.華文基督教作家和死亡有最切身和最感性的經歷,莫過於不少人敬重的楊牧谷牧師,他著作豐富,特別是當他患癌後對生死的看法,會對不少同路人有所幫助。但我想特別推介他一本較不受注重的著作《相繫深深--當所愛的人病了》,他以一個病者家屬的角度,看他女兒如何面對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對不少病者的家屬,這本書可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2.中大和港大的出版社這兩年間均各出了一套探討生死學,港大的一套是英文,好似早前已談及;中大的是通識系列《生死的凝視》,當中特別收錄前哲學系陳特教授在人生最後的日子寫下的抗癌日記,雖以一個老基督徒學者的角度撰寫,但其心路歷程,依然彌足真貴。

3.當然坊間不是缺乏有關的書籍,像悖《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又或《潛水鐘與蝴蝶》,都是反省生死的好選擇。

4.如果方潤又寫其《書海潛遇》,可否為大家介紹下這個問題的書籍以及其心得呢?

是《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吧。

我其實都已經很少去逛書局了。好書不是沒有,但畢竟出版社和書局都要賺錢為生,有時又難怪出現你所提到的現象。

有時,對於絕望的、但又不知如何面對絕望的人來說,虛假盼望比沒有盼望來得好。死亡學分析人在面對死亡時的幾個普遍階段,談到人往往要經過一番掙扎才肯乖乖面對自己真的會死亡這個事實(觀念上認知是容易的,但真正使之變成一種實存的領悟,則很困難)。

"一公升的眼淚"會否屬於你所談的呢?

沒有研究,對於講「感受」的書不大有興趣。
因為知道任何人的感覺,都改變不到我自己的傷痛。

只知道陶國璋開過「死亡與不朽」的課……
《哲學的陌生感》裡好像討論過他住院時的想法,不過他當然沒死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