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死亡所帶來的問題
先此聲明:這篇不是討論血癌醫學的最新發展,我也不是來自某某大學醫院,我更沒有從事深切治療醫學以及急性血癌的化療治療,(此句話的背後意思,即是說我並非沒有參與過急性血癌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我沒有任何內幕消息。我對人大醫生的政見立場毫無好感,雖然我多次感謝這位前輩醫生的言論令不少市民對爭取民主的觸覺提昇。
無論如何,我個人不大喜歡在一個人去死但未蓋棺的中間去評論那人的功過。畢竟屍骨未寒/未燒,公式化的讚頌,始終比懇切的批評,更能夠被聽得入耳。不過,我倒對他最後於某大學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去世,
其實早兩個月前明報已經曾報導人大患上急性血癌(ACUTE LEUKAEMIA)。急性血癌分為兩種,一種是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另一種是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LL主要是小朋友的疾病,但第二個高峰發病的年齡為六十歲以上,撇開小朋友的個案,成人ALL的根治率約為三分之一,而大過六十歲的長者根治率為百分之零至二十。AML是一個急遽惡化的血癌,不作治療,兩個月內會致命,就算你進行強力的化療,三年生存率亦少於百分之二十。
即是說,無論是AML抑或ALL,若果是長者患上,相比其他如乳癌又或大腸癌,其預計的生存率其實是非常之低。(兒童個案因治療方法之不同以及骨髓移植之應用,整個圖畫會有所不同。)就算配合最強度的化療,不少病人亦會於早期去世。化療亦會減低病人的生活質素,所以有不少長者會不選擇化療而接受保守活療(conservative management),按需要輸血以及加強對感染的防護。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就是嚴重的疾病就會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深切治療部的目的是用儀器去支援多重器官衰竭(multi-organ failure/MOF)的病人,但並不是每一個MOF的病人都會入住深切治療部。深切治療醫生會對病人作出評估,判定衰竭器官的復原可能性。(例如未期肺癌的肝臟擴散導致的肝臟衰竭以及因服食中藥所引致的肝臟衰竭,已經有所分別。)由於深切治療部的床位非常緊張,醫生必須選擇那些「有得,已經救得好」的病人,接受進一步治療。
深切治療部並非靈丹,由於當中住滿最病情惡劣的病人,是故深切治療部的病菌通常都會被其他病房更為惡毒。對一些抵抗力弱,例如長期服用類固醇(STEROID)又或免疫力壓抑劑(IMMUNOSUPRESSANT)的病人,入住深切治療部可能增加他們感染超級抗藥性細菌的機會。器官復原但病人因感染而死亡的情況時有所見。
我並不認識大人醫生的醫生,我更不知道背後的細節以及病情的變化。報導說他因年紀老邁而不適合骨髓移植,單靠傳統化療的作用其實不太落觀。為什麼他仍留在充滿病菌的深切治療部呢?
對於人大醫生最後逝世於深切治療部,我倒是有些疑問,以及有更多的難過。
患上存活率如此低的急性血癌,為什麼適合被轉送深切治療部接受醫治?難道某大學醫院有什麼靈方,能夠把病人的器官衰竭以及其背後的原因醫治?難道這位「人大」的存活率被評估後,比當晚其他有潛在機會需要深切治療的病人更高嗎?
我不明白,我也解不通。下次如果你不幸有家眷朋友在某某大學醫院因急性血癌情況惡化,請代我問一問這個問題。
臨床決定這些東西,有時始終很難說對與錯。不過,最難過的是,大人醫生在深切治療部渡過人生的最後分秒,相信最後的時刻身體切定插滿不同的吊針和藥物,四圍都是觀察儀器。這又何苦呢?
為什麼最後的一刻,一定要以儀器相伴,以非安敞在自己家的睡床,在兒孫滿堂的情況下,安靜地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
聽著隔壁病床同樣掙扎的聲音,病人在如此環境下去世,走得舒服嗎?
這一切,我不慬得答,或許,我不應該再問下去又或再寫下去,就此擱筆好了,而是對那位人大最後的尊重…
後記:
我越想越傻瓜,其實只有人大是以「私家病人」的方式,他想接受什麼治療也可以…
相沖忌諱閱讀:
如果你是往生者的支持者,請勿看世澤兄《民心向背》
無論如何,我個人不大喜歡在一個人去死但未蓋棺的中間去評論那人的功過。畢竟屍骨未寒/未燒,公式化的讚頌,始終比懇切的批評,更能夠被聽得入耳。不過,我倒對他最後於某大學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去世,
其實早兩個月前明報已經曾報導人大患上急性血癌(ACUTE LEUKAEMIA)。急性血癌分為兩種,一種是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另一種是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LL主要是小朋友的疾病,但第二個高峰發病的年齡為六十歲以上,撇開小朋友的個案,成人ALL的根治率約為三分之一,而大過六十歲的長者根治率為百分之零至二十。AML是一個急遽惡化的血癌,不作治療,兩個月內會致命,就算你進行強力的化療,三年生存率亦少於百分之二十。
即是說,無論是AML抑或ALL,若果是長者患上,相比其他如乳癌又或大腸癌,其預計的生存率其實是非常之低。(兒童個案因治療方法之不同以及骨髓移植之應用,整個圖畫會有所不同。)就算配合最強度的化療,不少病人亦會於早期去世。化療亦會減低病人的生活質素,所以有不少長者會不選擇化療而接受保守活療(conservative management),按需要輸血以及加強對感染的防護。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就是嚴重的疾病就會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深切治療部的目的是用儀器去支援多重器官衰竭(multi-organ failure/MOF)的病人,但並不是每一個MOF的病人都會入住深切治療部。深切治療醫生會對病人作出評估,判定衰竭器官的復原可能性。(例如未期肺癌的肝臟擴散導致的肝臟衰竭以及因服食中藥所引致的肝臟衰竭,已經有所分別。)由於深切治療部的床位非常緊張,醫生必須選擇那些「有得,已經救得好」的病人,接受進一步治療。
深切治療部並非靈丹,由於當中住滿最病情惡劣的病人,是故深切治療部的病菌通常都會被其他病房更為惡毒。對一些抵抗力弱,例如長期服用類固醇(STEROID)又或免疫力壓抑劑(IMMUNOSUPRESSANT)的病人,入住深切治療部可能增加他們感染超級抗藥性細菌的機會。器官復原但病人因感染而死亡的情況時有所見。
我並不認識大人醫生的醫生,我更不知道背後的細節以及病情的變化。報導說他因年紀老邁而不適合骨髓移植,單靠傳統化療的作用其實不太落觀。為什麼他仍留在充滿病菌的深切治療部呢?
對於人大醫生最後逝世於深切治療部,我倒是有些疑問,以及有更多的難過。
患上存活率如此低的急性血癌,為什麼適合被轉送深切治療部接受醫治?難道某大學醫院有什麼靈方,能夠把病人的器官衰竭以及其背後的原因醫治?難道這位「人大」的存活率被評估後,比當晚其他有潛在機會需要深切治療的病人更高嗎?
我不明白,我也解不通。下次如果你不幸有家眷朋友在某某大學醫院因急性血癌情況惡化,請代我問一問這個問題。
臨床決定這些東西,有時始終很難說對與錯。不過,最難過的是,大人醫生在深切治療部渡過人生的最後分秒,相信最後的時刻身體切定插滿不同的吊針和藥物,四圍都是觀察儀器。這又何苦呢?
為什麼最後的一刻,一定要以儀器相伴,以非安敞在自己家的睡床,在兒孫滿堂的情況下,安靜地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
聽著隔壁病床同樣掙扎的聲音,病人在如此環境下去世,走得舒服嗎?
這一切,我不慬得答,或許,我不應該再問下去又或再寫下去,就此擱筆好了,而是對那位人大最後的尊重…
後記:
我越想越傻瓜,其實只有人大是以「私家病人」的方式,他想接受什麼治療也可以…
相沖忌諱閱讀:
如果你是往生者的支持者,請勿看世澤兄《民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