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的急症需要
東涌人口現有約十萬人,除了私家醫生的服務外,現時沒有二十四時的診症服務。政府打算興建一間北大嶼山醫院,在二零一零年為當地居民提供急症服務。
根據統計,在沒有夜診服務的凌晨十二時至八時,每一晚平均只有二點二名東涌居民使用鄰近的急症室(仁濟以及瑪嘉烈醫院)求診,而屬於危殆及危急情況的病人平均更少於零點一個。即是說,以現時人口情況,東涌醫院若設立急症室服務,於深宵時份的更次,每十晚才有機會為一名真正有急症需要的急症病人服務。
在一個人口年青的社區,居民需要的將會是較多兒科、創傷骨科、外科以及內科的服務。急症室若沒有以上四科的支援,就得將個案轉介至其他醫院。當中還未涉及較為微小的分科問題。
記得我在那打素醫院實習的時候,當時新界東聯網把大埔夜間外科服務與北區醫院合併,如果你不幸患上盲腸炎又或血管爆裂,對不起,你將會被轉送往北區醫院或威爾斯醫院接受觀察或進一步的治療。
有時病人病情未必如教科書上那麼「經典」,又或本身非外科的住院病人若突然得上外科病症,就得以電話和電腦與另一間醫院的外科醫生作病情討論,某個程度又是廢時失事,徒增麻煩。若果病人的病症很明顯,那還非常容易,直接把病人轉送另一間醫院便了事。可是,若果病人的病症不太明顯,轉院與否就很視乎病人的危急度,這其實是一個頗困難的決定。
為甚麼醫管局那麼熱衷將醫院的服務合併再合併?一個答案,就是錢字。
因為如果你要為一間醫院提供夜間住院的急症服務,所牽涉的是很嚴重的人手問題。
如果一個醫生一個月會獲編配於四至五晚當值,以一間中小型地區醫院的內科病床為例,一般至少會有三名醫生(指駐院醫生以及尚未升級至高級醫生的專科醫生)在晚上的內科病房當值,那麼那個學系至少要有二十五人醫生,才可以足夠夜晚的急症候命。
還未記算那些在家候命的高級醫生和顧問醫生的數字。在專科的訓練,一位資深醫生最多負責三名醫生的訓練,二十五名醫生就至少要有十名高層的醫生。所以最少也要成立一個至少有四十人的內科,才能提供有限度的服務。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就是候命的醫生只是等候傳呼。如果你有醫生朋友,你就會了解在香港的醫院,特別是沒有實習醫生的醫院,候命的時間比白天更忙,我經常只用五分鐘把一個飯盒扒完,因為你知道當你坐下五分鐘後,病房又會來一個傳呼--「收急症」又或是「急救」。
而骨科和外科屬於手術科目,假設每科至少有兩名醫生留下當值,而其中一名是較有危急手術經驗的醫生,以上述的方法計算,每科就至少要二十名醫生,再加上六至七名的高層醫生;兒科的情況也類似,每晚有兩名醫生留在醫院,其中一名是較有經驗並至少正在接受高等程度培訓(higher trainee),那就又要至少廿多人。
再加上急症室約二十人(一間連高層醫生只有二十人的急症室其實非常細少),整間醫院就至少要有百二名醫生才能成功地進行基本運作,還未記算附設的其他科目以及服務。
就像那打素醫生,沒有外科服務,但附有兒童精神科、耳鼻喉科等較為細小的專科服務(夜間則沒有駐院醫生服務),在零四至零五年,就需要有一百二十三名醫生,才能勉強營運這一間醫院的二十四時連急症的服務。
所以如果要為東涌居民提供廿四小時的急症醫院服務並包括以上四科基本科目,就至少要從局中抽調百二名人手(最保守估計,但相信至少要百五人或以上才足夠),並更多的護士,專職醫療以及其他部門的同事,才足以應付新醫院的人手安排。
下一個問題,就應該問一百二十名醫生的醫院去服務十萬人的社區,是否合理?是否足夠?特別是當為選票以不顧一切的議員老是把「公平」掛在心口的時候,我們實在需要作簡單的計算:
每十萬名市民有一百二十名公立醫生提供急症服務,即是每一千名居民有一點二名醫生了。
在最近三月廿九日的立法會會議,政府公佈各醫院聯網的病人醫生比例如下:
醫院聯網 人口 每千人的醫生數目比例
港島東 837 585 0.60
港島西 530 381 0.943
九龍中 490 905 1.18
九龍東 908 351 0.59
九龍西 1 836 582 0.60
新界東 1 325 727 0.603
新界西 1 062 121 0.49
但請注意,由於一個聯網當中包括急症和非急症的醫院,所以實際上每千人的急症服務醫生比例會更為少。
當人口增至二十萬,那麼每名市民所有的醫生比例為零點六,就與其他聯網的情況相近,站在資源分配的角度,才會更為公平。現階段反而應加強廿四小時門診服務,並就當地居民求醫的模式進行研究(每一個社區的求醫模式是有分別的,半山居民和長沙灣的人的求醫心態方法以及原因是會非常不同),那才對建立未來的社區醫院有所幫助。
跟進討論:
1.當貴區的議員以及政黨大聲疾呼要為你所屬的社區增加公共醫療資源,其訴求是否合乎公平和公義呢?
2.當北大嶼山醫院興建完成後,東涌居民濫用急症室的問題,會比區外的嚴重還是較為輕微?原因何在?
延伸晚讀:郭家麒議員(醫學界)在立法會就醫管局資訊分配的提問(29-3-06)
再跟進討論:
作為前新界東(現在搬了去九龍西)和醫學界功能組別的選民,我一直會去看一看我當初所投的票而選到的議員,其提問問題素質和工作表現如何。世澤兄對這問題更為關注,亦曾把議員提問放在其博客作討論。你所選的議員,他/她的提問質素又是如何呢?